近年来,由于疫情等原因导致海外通胀高企,最新数据显示,美国2022年1月未季调CPI年率(同比增速)录得7.5%,高于预期的7.30%和前值的7%,续创40年来新高。
但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,有一款投资海外市场抗通胀主题的QDII基金却因大幅亏损面临清盘,那就是博时基金公司旗下的QDII基金: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(050020)。
数据来源:天天基金网
经查,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成立于2011年4月,成立以来亏损60.3%,2022年2月15日的最新单位净值为0.397元。2021年12月31日基金规模为0.41亿元,面临清盘风险。
根据基金说明书,该基金的投资目标是:本基金通过进行全球大类资产配置,投资于通胀(通缩)相关的各类资产,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,力争为投资者资产提供通胀(通缩)保护,同时力争获取较高的超额收益。
资产配置策略包括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。各子类资产策略包括通胀保护债券投资策略、通胀保护债券投资策略、权益类资产投资策略和衍生品投资策略。
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:标普高盛贵金属类总收益指数收益率×20%+标普高盛农产品总收益指数收益率×30%+标普高盛能源类总收益指数收益率×20%+巴克莱美国通胀保护债券指数收益率×30%。
从年度表现来看,表现较好的年份是2019年,年度收益23.95%。
表现较差的年份是2015年、2020年,分别亏损20.44%/37.80%。
从季度表现来看,2020年一季度亏损35.59%,之后每个季度的收益在-7%至7%之间。也就是说在2020-2021这两年间,季度表现大幅落后于通胀率,尤其是由于2020Q1的大幅亏损,导致业绩一蹶不振。
进入2022年,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的业绩略有改善,持续取得正收益,但是也没有跑赢通胀。截止2022年2月16日,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.12%。
截止2022年2月16日
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相比,可以说是,持续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。
截止2021年12月31日
这也说明,不是市场不行,而是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基金本身的投资水平太差。
下面,我们来看看其持仓情况。
截止2021年12月31日
从2021年12月31日的四季度报告来看,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基金主要投资的是海外基金,占比92.57%。
数据来源:基金公告
从十大持仓来看,主要是海外的ETF基金。占比最大的(18.82%)是ISHARES TIPS BOND ETF,也就是美国通胀债券ETF,该基金2021年涨幅5.82%,2022年以来亏损4.12%(截止2月16日)。
占比第二(10.43%)的是能源指数ETF-SPDR,该基金2021年全年涨幅56.06%,2022年至今(截止2月16日)涨幅23.57%。
占比第三(8.52%)的是美国原油基金,该基金2021年全年涨幅64.68%,2022年至今(截止2月16日)涨幅16.89%。
从以上标的来看,基金业绩不至于如此弱,除非是建仓时点不对。
我们再退回2020年一季度,也就是该基金大幅亏损的一个时点。
经查,当时基金的持仓集中在黄金和原油。黄金在整个期间均相对低于低配,尤其是在黄金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的时候,原油在期初处于较低水平,在油价出现较为剧烈的下跌后,仓位逐渐提升,到季末该仓位处于略高于中枢水平的情况。
数据:2020年一季度末持仓
而当时正值海外疫情初期,油价暴跌,2020年4月更是出现了负油价导致"原油宝"事件。
因此,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在2020年一季度亏损35.59%,随后,持续亏损两个季度。
2020年11月,博时发布变更基金经理公告。
本土基金经理刘思甸离任,海归派牟星海上任。
从基金经理的履历来看,牟星海有着丰富的海外市场从业经验。
从基金季度报告来看,牟星海上任后,持续对基金持仓进行调整,在2021年二季度基金持仓有了较大的变化。黄金的仓位几乎消失,原油的仓位保持,能源的持仓比例上升。
也就是说,现在的持仓,大部分的建仓时间是在2021年二季度,这也是跑输业绩基准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从季度表现来看,牟星海上任后,连续三个季度取得正收益。但是,还是没有跑赢基准。
从牟星海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来看,2022年以来的整体表现只能说,一般,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。
数据来源:天天基金网
从天天基金网的论坛来看,投资该基金的基民们怨声载道,在高通胀的时候,抗通胀基金亏损,确实让人很难接受!
来源:天天基金网
该清盘就清盘吧!